2024年09月08日 星期日 农历八月初六 节气:白露

首页 >专题专栏 >乡村振兴 >正文

天水镇:念好农村综合改革“七字诀” 打造秦州乡村振兴“样板间”(图)

发布日期:2024-07-25       浏览次数: 86 文章来源:秦州区融媒体中心

  秦州区融媒体中心7月23日讯   今年以来,秦州区天水镇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为引领,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总抓手,紧扣和美乡村建设,聚焦打造秦州西南集优质果品、畜禽养殖、设施蔬菜、药材加工、休闲文旅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发展定位,积极探索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模式,因地制宜开展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建设,聚焦短板弱项,突出机制创新,念好农村综合改革“统、规、分、转、联、建、合”七字诀,在乡村产业发展、促进农民增收、和美乡村建设、改善乡村治理等方面积极打造秦州乡村振兴的“样板间”。

4.jpg

  “统”筹推进,加强组织领导。组建“一套专班”,制定“一张图表”,建立“任务清单+责任分工”专项工作进度表。镇主要领导牵头抓总,分管领导包项推进,涉及村和办、中心、站、所具体实施,形成分工明确、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;规范组织流程,强化制度保障,倒排工期时间节点,突出地域资源禀赋,打造“一个样板”,全流程全周期统筹推进农综改工作。通过做成一批项目,建强一支队伍,塑造一个品牌,探出一条路子,赋能一个产业,振兴一个乡村,带动一地发展,造福一方百姓,形成独具特色的改革模板。

5.jpg

  “规”划先行,科学规范管理。加强系统谋划,聚焦区、镇“十四五”规划和全区发展规划思路,紧扣“两确保、三提升、两强化”重点任务,在乡村发展上寻求新突破,在乡村建设上展现新风貌,综合区位交通、自然资源、历史文化、产业基础等因素,认真排定项目,配合区有关部门制定镇域建设发展、生态环境保护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。突出问题协调,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,坚持“一事一议+一案一策”工作机制,明确专班负责人对上对接、对下指导,镇主要领导每月专题研究项目进展和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,即知即办、即知即改,逐步实现“个性问题跟踪办理、共性问题统筹推进”的管理模式,确保高质量、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。

6.jpg

  “分”层提升,稳步推进建设。分步组织实施,以“半年出形象、一年出成果、两年出经验”为目标,着力挖掘亮点,2025年巩固拓展前期成果,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和管长远的有效机制。分片打造示范,以镇党委、镇政府所在地天水村为中心,以天大路一线村庄为轴线,以国道247线天水镇段沿线村庄为矩阵,依托农综改项目建设,重点提升天水村、安家村、石徐村、杨湾村、焦李村、铁堂峡村示范村,串点成线,连线成面,实现交通互联、产业互补、服务共享。顺应乡村发展规律,尊重人民群众意愿,坚持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,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整治提升人居环境,转型升级传统产业,留住乡土气息,激发乡村活力,着力建设生产、生活、生态“三生融合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
7.jpg

  “转”变作风,坚持实事求是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每个项目规划过程中村民意见必问、老党员必访、12345必看,通过实施为民服务专项,重点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设施,牢牢把握让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标准。坚持尽力而为,通盘考虑、合理分配项目资金和省市配套补助资金,充分整合区镇村和社会资金,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用于发展产业、改善民生、保护生态等最需要的刀刃上。坚持量力而行,从镇村实际出发,优先解决发展最迫切、反映最强烈的问题,每个项目、每道环节都精打细算、讲究实用,严格按照批复概算实施,不搞“形象工程”、“面子工程”。

8.jpg

  “联”动共建,聚焦多点发力。省、市、区、镇、村五级联动,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、专职化书记等优势,拓宽工作思路,积极争取支持,加强与派出单位日常联系互动,实现和行政村共建,在调查研究、招商引资、品牌打造、产品销售、为民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,持续巩固改革成果。村、社、企三方联建,聚焦产业发展,由镇级主导推进,26个村党支部、各合作社协调配合,市场主体和农户广泛参与,搭建“订单农业”平台,优化形成草莓、阳光玫瑰葡萄、设施大樱桃、西瓜、网纹瓜、优质果蔬种苗培育等特色水果发展格局。优势资源多方联享,以市区两级重点支持天水镇高质量发展为契机,与省市部门、国企、行业协会、商会建立组织联建、理论联学、活动联办、阵地联用、服务联动的“五联”合作模式,共同挖掘“土”资源,打好特色牌,延伸产业链。

9.jpg

  “建”立机制,确保常态长效。创新产业发展机制,依托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,拓展“数字农业”应用场景,做大做强设施早熟大樱桃“金字招牌”,引导农民通过创业、就业、租金、分红等多种方式鼓起“钱袋子”。创新人才支撑机制,积极引入乡土专家、田秀才、农把式、新农菁英等专业人才,重点培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、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、产业发展职业经理人等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“领头雁”。创新生态改善机制,配套农综改项目建设,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,全域打造美丽乡村宜居村,在已经是省级文明镇的基础上,创成国家级文明镇。创新文化振兴机制,深入挖掘三国历史文化古镇的历史遗迹、姜维等的名人效应、庙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,梳理天水古镇文化脉络,擦亮三国历史名片,唤醒记忆、留住乡愁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,建设“微治理”服务中心,推行“一村一案例”,提升打造各村“红白理事会”,开展移风易俗、反对高价彩礼,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公益项目、志愿服务,以移风易俗小切口助推乡风文明大提升。

88.jpg

  融“合”发展,打造特色亮点。注重以学促行,加强对重要政策文件研究学习,学习产业发展、环境治理、美丽乡村建设等优秀经验,探索开展农综改更有效的方法举措。聚焦一主多元,以农业园区、粮油蔬菜加工厂为依托,以产业基地、各合作社为载体,持续发展设施大樱桃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,完善以盘活闲置资产资源为抓手的多元布局,探索农工商旅文融合发展路径,推动传统产业“接二连三”。放大品牌效应,发挥农综改项目造血、政策补血、金融活血功能。强化党建引领,打造以胡沟党员教育培训基地、镇烈士陵园为主的“红色党建品牌”,建成运营乡村振兴特色产品展销中心,逐步实现一村一特色、村村有亮点的良好发展态势。